白癜风发病机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90916/7467667.html
本报记者陈茂利北京报道
年,芯片短缺继续困扰着汽车行业。
近日,大众汽车、福特汽车、特斯拉等汽车厂商旗下工厂产能均受到芯片短缺冲击,不得已调整产能、削减产量。
“供应情况正在好转,但即使在年我们也无法制造出所有可以出售的汽车。”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表示。因芯片短缺,大众汽车近日宣布,调整部分工厂产能。
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Solutions(简称“AFS”)发布数据,截至2月2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57.79万辆。
特斯拉方面则声称,“年,芯片短缺问题将持续存在,公司未来能否保持高速增长取决于是否能够得到充足的芯片供应。”
为了获取更多芯片,《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欧拉品牌CEO董玉东表示,不久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带领高管奔赴上海。董玉东直言,“我们一直在催‘芯’的路上。”
有芯片行业工程师向记者表示,与年差不多,车规级MCU非常短缺。合纵投研在研报中指出,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IGBT(芯片)虽然上半年不会制约汽车生产,但下半年可能会转变为瓶颈,影响整车的生产。
在汽车厂商忧虑芯片供应之时,氖、氙、钯等半导体原材料的重要出口国乌克兰、俄罗斯发生冲突,让汽车行业再迎挑战。不过多位半导体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短期内不会对芯片产生多大影响,但毫无疑问,氖、氙等原材料供应减少将推高芯片价格。
不过,一些行业分析机构和部分汽车制造商均对下半年芯片供应保持乐观态度,认为这场危机可能在年下半年得到缓解。
芯片短缺致多家车企减产
“我非常清楚沃尔夫斯堡的危急情况。沃尔夫斯堡受到半导体形势的打击尤其严重。因此,产能调整是必要的,中期也是如此。”赫伯特·迪斯近日表示。
AFS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大众汽车沃尔夫斯堡工厂是今年全球汽车减产量最大的工厂,预计减产7.03万辆。
受芯片短缺影响的不止大众汽车一家。由于芯片供应紧张,2月7日,福特汽车宣布,计划整周暂停或削减其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8家工厂的生产。
福特汽车发出警告,称由于芯片短缺将导致公司本季度汽车产量下降。据福特汽车预测,公司年汽车产量的恢复速度将慢于竞争对手通用汽车。
同期,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在德国暂停接受E级车的订单。
梅赛德斯-奔驰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已经暂停接受E级车的订单,此举只针对德国市场。该发言人在发给媒体的一封邮件中表示:“现有的库存新车依然可以订购。”
特斯拉公司表示,年,芯片短缺问题将持续存在,供应链问题将成为限制所有工厂产量的根本因素。公司未来能否保持高速增长取决于是否能够得到充足的芯片供应,如果芯片短缺问题能够得到缓解,公司有信心保持50%以上的增速。
国内,受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长城汽车欧拉品牌方面宣布,2月15日起,欧拉品牌不再接受黑猫、白猫车型新订单。
董玉东表示,“停止接单实属无奈,在‘缺芯少电’的大环境下,黑、白猫等待向用户交付的订单累计突破2万辆,按当前生产量计算,如继续接单,新订单的交付要等到年下半年。”
董玉东表示,“目前黑、白猫主要是ESP芯片供应不足,是全世界汽车行业面临芯片短缺问题,由于火灾、疫情、晶元产能低等原因造成马来西亚工厂无法满足全球需求。”
俄乌冲突影响芯片原材料供应
近期,俄乌冲突让半导体行业不禁打了个“寒战”,让本就因供应不足而频频宣布减产、暂时停产的车企很难不忧虑芯片供应。
俄乌冲突升级是怎样对半导体芯片产生影响的?据了解,乌克兰供应的氖气约占全球70%,并且供应全球约40%氪气,以及30%的氙气。俄罗斯掌控了全球产量近40%的钯材料供应。
“俄罗斯与乌克兰是全球镍、钯、氖等材料主要出口国家,这些金属、气体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激光应用、传感器、存储芯片以及曝光、蚀刻制程的重要材料。”国际市场调研机构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俄乌冲突虽然短期对半导体产业没有实质性影响,因为半导体制造厂商都有一定的库存,能维持正常的生产,但是俄乌冲突存在不确定性,无法阻止镍、钯、氖价格暴涨,其中氖气价格已经上涨%。”
“芯片制造商目前没有感受到任何直接的影响,但为他们提供半导体制程原材料的公司,是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购买氖等气体及钯金。”一位日本芯片业人士指出。
面对半导体原材料存在的断供风险,有半导体大厂表示,目前备货充足;也有部分厂商找原材料厂商选择签长单降低断供风险。美国最大的电脑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首席执行官SanjayMehrotra近日表示,“对于美光来说,我们的确有一小部分惰性气体的供应来自乌克兰,但我们目前已经储备有大量库存,更重要的是,我们存在多个供应源。”
韩国对进口氖气的依存度极高。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统计,去年韩国进口氖气的28.3%来自乌克兰(23.0%)和俄罗斯(5.3%)。氖气等惰性气体的采购已成为韩国关切的问题。
不过,韩国最大的两家半导体公司负责人一致表示,“不必担心太多”。三星电子总裁李正培表示,“我们准备得很好。”SK海力士社长兼CEO李锡熙则称,“我们已经确保了很多库存”。
据台媒报道,台积电、联电、南亚科等芯片厂商均透露,已增加关键气体备货量,同时提高供应商多样性,短期可避开地缘事件影响。其中,联电已与氖气供应商泰实科技签订长约,提前锁定产能、价格——公司也是首家提前下手保证关键气体供应的晶圆代工厂。
泰实科技在回复台积电关于局势影响时称,若冲突持续一个月,备货足以支撑;若持续三个月,会很紧急;若持续一年,则将断货。
芯片短缺或于下半年缓解
一些汽车制造商乐观认为,芯片短缺危机可能在年下半年得到缓解。
“受供应链中断导致半导体短缺以及电子设备行业对芯片需求的飙升双重影响,全球汽车行业芯片短缺问题在年仍不会消解,但有望在下半年逐步缓解。”大众汽车集团采购部主管穆拉特·阿克塞尔表示。
福特汽车方面则表示,下半年汽车产量预计将大幅提高。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在年年底表示,“当前环境下,要想解决芯片短缺问题,预计还要大半年的时间。”
“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虽然已在逐步缓解,但相对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和排产计划来看,目前仍然有一定的缺口。”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考虑到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已经加大了车规级芯片的生产供应,新建产能也将于今年陆续释放,国内部分芯片产品供给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预计汽车芯片供应形势还会持续向好。”
不过,就芯片供应多久能达到供需平衡,多位半导体行业从业人员向记者表示,“很难说”。
上海一家芯片公司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今年缺的芯片种类比去年有所减少,因为国产芯片品牌都在做车规级。比如比亚迪车规级IGBT。预计3年后,车规级芯片30%~50%可实现国产化。”
记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582.html